短视频刷的时间长后,就没有刚开始刷的时候那种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刚开始刷短视频的时候,你是非常快乐的。但刷多了后,快乐感就越来越弱,甚至有时还觉得空虚无聊。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与你大脑中的两个机制有关:多巴胺的预期效应减弱、刺激阈值提高。

多巴胺的预期效应减弱

当你期待某种奖励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以通过一定程度的快感和满足感驱使你去追逐这些奖励。

一开始刷短视频时,新鲜感和期待感较强,你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水平就高,让你感到快乐。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新鲜感逐渐消失,多巴胺的预期效应减弱,你对同等刺激的快乐感就降低了,容易感到疲惫和不满足。

除了多巴胺,大脑还会分泌另一种快乐的神经递质:内啡肽。

不同于多巴胺,内啡肽需要先经历痛苦才会分泌,因为它主要作用于大脑中的痛觉通路,通过减轻疼痛来产生愉悦感。

内啡肽释放的持续时间比多巴胺长,因此可以提供更长时间的快乐感。

因此,相较于刷短视频、玩游戏这些浅层次的娱乐,经历一定的痛苦磨炼,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这样的事,虽然有时会让你感受到痛苦和挫败,但却是你真正快乐的来源。

不过,相较于刷短视频人人都会,从拓展能力边界的痛苦中感知到快乐,却是有门槛的,是一种稀缺且需要习得的能力。

但掌握起来也不难,关键在于:聚焦当下的过程,叠加自我效能感。

1、聚焦当下的过程

我们往往将期望和追求寄托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幻想未来自己思维水平很高后的遇到啥事都成竹在胸的样子,表达水平很高后在任何场合都能侃侃而谈的样子,学习水平很高后任何新内容都能顺手学会的样子。

然而,这种对未来的过多期待,往往会导致多巴胺的过度分泌,使你陷入在对进展缓慢的焦虑与可能求而不得的担忧中。

但如果你将未来的一个大目标拆分为多个小目标,这样你只需聚焦当下,专注于眼前的这个小目标,而不再沉浸在对未来的焦虑中毫无寸进。

2、叠加自我效能感

将大目标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后,你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一个个小成果。这些小成果的累加会大大增强你对自己能力和未来行动的信心,也就是提高自我效能感。

如果你还能及时回顾自己的努力,给自己每一小步的进步给予自我表扬,那你的自我效能感会增强得更多。

自我效能感强了,你就更能、也更愿意承受能力边界拓展过程中的痛苦,因为你知道自己能行,而且知道痛苦后的快乐更愉悦。

短视频刷的时间长后,就没有刚开始刷的时候那种快乐?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呢?

点赞(258)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