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理测试孩子学业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儿童心理测试之成瘾问题,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心理测试孩子学业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jpg)
本文目录
性格心理测试及答案(2)
7、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
A不会,我会的东西还算蛮多的→10
B好像是,我对自己也比较没自信→D型
8、假日到了,你会想去什么地方度假?
A人多的地方,比较好玩有意思→A型
B人少的地方,才不会坏了兴致→9
9、觉得自己也算是追星一族?
A不会,欣赏归欣赏,还不会那么疯→B型
B会啊,我会打听他的行程跟着他跑→C型
10、请问你擅长几种语言?
A我会讲外语,英语、日语等等→C型
B两种,国语跟台语→D型
性格心理测试结果分析
A型的人【魅力指数:★★★★★】
恭喜你!你是天生的魅力高手唷。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不凡的气息,让周遭的异性忍不住就为你着迷。神魂颠倒,堪称是新一代的少男/少女杀手。不过也别太过头重视外表,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事物喔。
B型的人【魅力指数:★★★★】
你的异性缘也不少,加上你本身也具备一些才艺,使得喜欢你的,很快就固定下来,不容易变心,而这也是你最感到自豪的。只不过你也是劈腿的高危险群,做人还是要专情一点,才不会有太多感情纠纷喔。
C型的人【魅力指数:★★★】
你是属于内涵型的人物,也许一开始的机会不多,可是认识久了,还是会有一些欣赏你的异性朋友肯为你长期守候,甚至为你而大打出手呢。你的感情态度也常举棋不定,造成总是陷入三角恋爱的漩涡中。
D型的人【魅力指数:★★】
你对自己较没自信,也很重视朋友对你的看法,久而久之,就变得很没有个性跟主见,一切以人家的意见为依归。其实钟鼎山林,各有天性,做个无忧无虑自在的傻大哥/傻大姊,总有人喜欢单纯快乐的你。
性格心理测试(三)●从你的血型开始测试吧→第1步:
A→Q1
B→Q2
O→Q3
AB→Q4
1.如果要打扮成公主的模样,你觉得哪一个好?
穿洋装的西洋公主→4穿和服的日本公主→6
2.常常幻想过不一样的人生?
YES→8NO→10
3.小时候经常看童话故事?
YES→2NO→10
4.觉得现在的自己,好像不是真正的那个自己?
YES→6NO→8
5.有过被周遭女性嫉妒的经验?
YES→17NO→13
6.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还要抢眼?
YES→11NO→9
7.照相的表情是?
大致上是笑脸→17大致上都不是笑脸→5
8.你比较喜欢哪一方?
伺候人的一方→11被伺候的一方→5
9.你从来没做过爱的告白?
YES→15NO→11
10.你可以大方地展示自己珍爱的收藏品?
YES→7NO→5
11.照镜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看到自己的缺点?
YES→15NO→13
12.经常有人认为你比实际年龄要来得年轻?
YES→ENO→F
13.常常走进店里,却什么东西都没买?
YES→12NO→14
14.你比较想要哪一个?
金钱→D自由→C
15.觉得只要努力,总有一天可以得到回报?
YES→18NO→12
16.对于别人的友善,任何时刻都能坦率地接受?
YES→ANO→B
17.深感压力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想好好疯个痛快→16想好好悠闲一下→14
18.非常讨厌别人对你撒谎?
YES→GNO→H
性格心理测试结果分析
A.纯洁的白雪公主:你拥有良好的教养、直率的性格,从不会轻易怀疑别人,真的是非常单纯。针对这样的特质,纯洁是你最大的魅力。只要保持这样的魅力,相信一定可以找到一个愿意守护着并且支持你的人。除此之外,你适合多在人前露面,他人的目光可以滋养你的魅力。记住,不妨把你的喜怒哀乐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样会让你变得更加出色。
B.高雅的月宫公主:拥有女王般气势的你,即使对方是你喜欢的人,也不会去刻意讨好他。你最大的魅力,就是高雅。只要确定人生的目标,对自己抱有自信,你的魅力就会越来越耀眼。别只局限在女性的位置,把自己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好好加油,让自己做起事来充满着活力。除此之外,试着去跨越障碍,也可以磨练你高傲的个性。
C.坦率的拇指姑娘:你的个性相当可爱,可以抓住周遭人们的心。你最大的魅力,就是平易近人的个性。你对每一个人都很友善,如果保持这个状态,便能扩展自己的人脉,同时为你招来好运。除此之外,好奇心旺盛也是你的魅力之一,平时多吸收资讯可以为你的谈吐增加话题以及在工作和学业方面为你带来帮助。
D.万人迷的灰姑娘:你有非常迷人的魅力,所以要让男人为你倾倒,实在是太容易的一件事。除此之外,你绝对不会让机会白白地错过。在平常人可能会有所犹豫的状况之下,灰姑娘已经穿上仙女所给的礼服,乘着南瓜马车便前往城堡。这种危急时刻所展现出来的行动力,是你与生俱来的特质。因此,你在追求爱情的时候很少落空。
E.天真无邪的小红帽:你拥有天真无邪的一面,即使年岁增长,这种魅力也不会衰减,因此你会受到许多的人喜欢,即使偶尔犯点小错误,也很容易就被原谅。除此之外,你对看起来似乎蛮有趣的事物也会非常敏感。只要它是有趣的或是新颖的,你是不是就会马上飞奔而去呢?这种爱玩、孩子气的部分也是属于你的魅力之一。
F.柔弱的睡美人:你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想要守护的特质,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对你相当温柔。不过,你有容易接受命运的倾向。其实,在面队人生困境事,你可以向周遭寻求协助,让你的人生变得顺畅无比。
G.默默贡献的报恩白鹤:你是诚心诚意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女性类型。这一点就跟受伤被人所救、后来为了报恩而对男子以身相许的白鹤一般。因此,勇敢是你最大的魅力。只要对方是你喜欢的人,你就希望他能得到幸福,这种期许深深地埋藏在你的心里,为了这个目标,就算再辛苦,你也没有怨言。何不试着把这种魅力用在工作与朋友身上,好好追随在他们身后?要知道,认真的表情会让你显得更加美丽吸引人。
儿童心理测试之成瘾问题
两个多月前,看到中科院心理所多模态感知计算实验室的一则被试招募广告,是“阳光伴我行”项目的心理健康测评,施测内容大致是填问卷、完成电脑上的任务,关键是有120元的被试费,于是我说服闺女一起去挣了120元的零花钱,测试结束,当场结算。
历时两个多月,测评报告出来了,涉及情绪问题、成瘾行为、攻击行为、ADHD四个方面的内容。看完挺有收获,整理一下发给大家看看,估计大家看了会跟我一样有收获。
内容比较多,会按测试涉及的四个方面分别发出来,本次是成瘾行为,以下是正文。
2成瘾行为
2.1定义
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成瘾行为,本研究报告主要关注在网络成瘾行为上。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于1996年首先提出网络成瘾(IntemetAdditionDisorder,IAD)障碍的概念,指的是在没有成瘾物质的条件下,人的上网行为冲动失去控制,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对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网络成瘾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网络游戏成瘾,手机成瘾等。
2.2流行病学
国外青少年及大学生网络的成瘾发生率为1%15%,日本较高为15%;中国报道的发生率为5.7%17.49%。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2.3影响因素
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心智尚未成熟,若缺乏必要的父母监控和足够的温暖支持,他们就可能出现过度的网络使用。
(2)亲子关系
研究发现良好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质量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保护性因素,而消极的亲子关系可能促使青少年到网络世界中寻求心灵慰藉,就成了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
(3)父母冲突
父母婚姻冲突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显著风险因素。即父母冲突更多的家庭会更高概率检出孩子有网络游戏成瘾风险行为。
2.3.2环境因素
(1)师生与同伴关系
研究发现,不良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都是网络成瘾的风险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而同伴侵害、结交越轨同伴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风险因素。另外,有网络游戏成瘾同伴也会显著增加初中生自己的网络成瘾倾向。
(2)学校因素
有研究表明,学生与学校的联结程度(指学生在学校感知到被关怀的程度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偏低时,其网络成瘾的可能性也越高。积极的校园氛围对初中生网络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即学生感知到的校园氛围越积极,越少表现出网络成瘾。
2.3.3个体因素
(1)冲动性
研究者们一致发现,在个人因素方面,冲动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最强劲的预测因素。基于中国中学生样本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倾向青少年的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显著高于非成瘾青少年。
(2)心理需求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有研究表明,如果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例如自主性,自我认同感,自我效能感等,青少年就可能发生“病理性补偿”过程,青少年便有可能通过诸如上网打游戏这种容易产生成就感的方式进行补偿。
(3)其他情感因素
有研究表明,孤独感、抑郁情绪、自卑感等特质对网络成瘾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具有这些特质的青少年社交活动相对缺乏,更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支持。
2.4测评工具介绍
2.4.1网络游戏障碍量表(IGD-20Test)
网络游戏障碍量表(InternetGamingDisorderTest,IGD-20Test)是由Pontes等人于2014年根据DSM-V的诊断标准制定而成,包含6个部分,分别是凸显性(Salience),情绪调节(MoodModification),耐受(Tolerance),戒断症状(WithdrawalSymptoms),矛盾性(Conflict),复发性(Relapse)。该量表共20题,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记分方法来评估症状发生的频率(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我国学者AniseM.S.Wu学者及其团队在2016-2019年引进、翻译并验证了该量表在中学生群体和大学生群体的适用性。该量表得分范围是20-100分,得分越高,网络游戏成瘾倾向更明显。
2.4.2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PhoneAddictionIndex,MPAI)是学者梁永炽编制的,共有17个条目,采用1分(从不)到5分(总是)5点计分,得分高者表示手机成瘾倾向明显,被试在17个条目中有8个为肯定回答即判定为手机成瘾。该量表包括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4个因子,该量表已在国内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中使用过,验证了其适用性。该量表得分范围是17-85分,得分越高,手机成瘾倾向更明显。
2.4.3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BIS/BAS)
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BehavioralInhibition/ActivationSystemScale,BIS/BAS)是Carver等人于1994年根据Gray的理论编制,量表有20个项目,后依据学者修订,删去2个项目后剩18个项目。量表分为行为抑制系统(BIS)和行为激活系统(BAS),行为激活系统包括奖赏反应(RewardResponsiveness)、驱力(Drive)和愉悦追求(FunSeeking)3个维度。行为抑制测量惩罚敏感性,行为激活测量奖励敏感性。采用李克特4级评分,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该量表得分是看不同维度,以维度分说明个体的激活或抑制行为的动力来源高低。行为激活维度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容易受到奖赏等积极刺激的影响而激活趋利行为;行为抑制维度得分越高,说明被试容易受到惩罚等消极刺激的影响而抑制趋害行为。
2.4.4性格强度量表(CSI)——自律分量表
性格强度量表(CharacterStrengthInventory,CSI)是ThomasA.Wright学者在2017年依据其在工业组织的研究经验研发的一系列人格相关量表,其中自律分量表用于衡量个体的工作自律程度。本研究用此量表衡量儿童青少年在自主行为上的自律性。该量表有8道题,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从1-“极不同意”到7-“极同意”。该量表得分范围为8-56分,分数越高说明个体自律性越高。
2.5测评工具得分总结
测评结果我就不发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给我,咱们单独交流。
2.6干预建议
2.6.1家庭生活
(1)亲子关系与沟通
有研究发现亲子依恋是青少年网络成瘾很好的保护因素,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消其他风险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父母如何才能和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首先在沟通上,父母应该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的方法,多积极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真正地接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体会到父母和家庭给自己的情感支持。其次,在网络使用行为上,父母应调整自己对孩子网络行为的过多的负面看法和负面评价,不要认为孩子一无是处,应多看到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避免将事件和观点的冲突演变成亲子关系的冲突。第三,父母也应该主动向孩子讨教,丰富自己互联网方面的知识。避免因为不了解互联网而一味地加强对孩子上网活动的严格监督和控制,这样只会更加激化亲子之间的冲突,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隔阂,从而导致青少年对互联网更大程度的依赖。父母可以适当地增补互联网方面的知识,与孩子探讨互联网上的活动,可以营造更畅通的沟通环境,获得孩子的尊敬与亲近。
(2)满足心理需求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父母要认识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积极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每个孩子都有心理需求,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有很多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这是促使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很多父母在孩子网络成瘾之后,想到的只是不要让孩子上网,并没有想用什么样更好的方法来替代上网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自然而然地就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埋下冲突的种子,破坏亲子关系,并且形成恶性循环,比如父母往往对孩子进行责骂,甚至打孩子从而更易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自暴自弃地沉迷于网络游戏,进一步让孩子倾向于逃入虚拟世界来避开现实生活中的冲突。
(3)父母卷入
在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中,父母应该注意自己适当的卷入程度。一方面,父母不能忽视不管,纵容青少年在尚且缺乏自制力的时候沉溺于网络;另一方面,父母也应注意不能过度管理,青少年期的孩子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发展,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孩子自身的情况和意愿出发,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更多的自主空间,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父母关系
家庭生活中父母冲突会破坏父母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破坏家庭氛围,从而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可以通过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找父母都认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父母冲突在所难免,在父母有冲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这样可以降低父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而父母冲突一旦被孩子知觉,父母应引导孩子对冲突原因进行合理归因,以免孩子把冲突原因归于自己而产生威胁感,或产生自责感。第三,孩子经历父母冲突之后,父母应对孩子进行情绪抚慰,甚至向孩子道歉。这有助于降低孩子的情绪不安感,以免造成情绪失调,从而转向网络世界避开现实生活。
2.6.2环境生活
(1)同伴关系
有研究表明,同伴侵害以及结交不良行为同伴都是网络成瘾行为的风险因素。因此,学校、教师应给予具有这些特征的青少年足够关注,特别是遭受同伴侵害风险的青少年。青少年自己一方面要知道在遇到同伴侵害时及时向父母,老师等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应学会辨别好与不好的同伴关系,主动远离不良行为的同伴,多与良好行为的同伴交往。
学校方面应积极开展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比如可以开设面向网络依赖群体的团体辅导,开展网络成瘾行为相关的讲座等。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转移其注意力,扩大学生的社交,满足青少年的多方面需求。
良好的校园氛围也关系到学生健康积极的成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满足学生的自主需求,也需对学生应当多些关心,多些交流多些信任,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校园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抑制其网络游戏成瘾倾向,与此同时,不良的校园氛围会降低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从而会使得这些学生转向网络游戏世界寻求自我效能感。
另外,心理弹性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能够反向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由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他们会体验到很多的消极情绪和压力,家长和学校应该重视加强青少年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教育,教会他们积极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事件,增强其心理弹性,减少他们通过沉溺网络来逃避现实压力的机会,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
2.6.3个人生活
青少年应该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以降低孤独感体验,增加其社会归属感及自我认同感的亲社会性,使自己更愿意与他人沟通相处,乐观积极,对人际交往有更大信心,而不是在网络世界里寻求虚拟关系。
青少年自己也应尽量有限度地控制网络使用时间和频率,自身应意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性,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从自身的角度思考,以提高缓解抑郁、网络成瘾的主动性,也更能保证社会其他干预活动的有效性。还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了解个人喜好及自己的优缺点,树立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抑制不理智的冲动,合理地掌控自我、悦纳自我。
另外,关注即时满足的青少年更容易卷入网络依赖行为,因为即时满足的个体比关注未来的个体更容易通过发泄与幻想的应对方式指向网络依赖;因此,青少年可以练习延迟满足,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同时训练自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
声明:以上测评内容,版权归属中科院心理所多模态感知计算实验室。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就关注、点赞、转发吧——
初中生心理测试预警可以跟孩子说吗
可以。学生预警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学业有困难,行为有过错,心理有障碍的学生予以及时提醒,同时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与帮扶措施,
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干预制度。
关于本次心理测试孩子学业和儿童心理测试之成瘾问题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