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内隐联想测试心理学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心理学内隐联想测验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内隐联想测验有多个变量怎么分析数据
  2. 实验心理学笔记四下(郭秀艳版)
  3. 心理学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

内隐联想测验有多个变量怎么分析数据

1、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心理学实验方法,用于测试被试的潜意识中是否存在某些不易察觉的态度或偏见。通常,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数据通常表现为被试在进行任务时对不同刺激的反应时间或正确率。

2、内隐联想测验会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刺激(例如单词、图片等),要求被试根据一定规则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例如按下键盘上的按钮)。虽然这个任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受制于内部认知模式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被试的反应速度和准确率会显示不同程度的差异。

实验心理学笔记四下(郭秀艳版)

开窗实验:

开窗实验: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的实验技术,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

实验:汉米尔顿(Hamilton,1977)和霍克基(Hockey,1981)字母转换实验

三个加工阶段:编码阶段、转换阶段,储存阶段

开窗实验作为加因素法反应时的一种变式加以分类,而从属于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它拥有减数法和加因素反应时实验都难以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并且还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确认的优点。

反应时新法:减数法、加因素法、开窗实验.

序列反应时:

序列反应时范式:用以研究人们对序列规则的无意识获得,是尼森(M.JNissen)和比勒姆(P.Bullemer)于1987提出的,这种研究范式以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

序列反应时范式的特点: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

实验结果:①反应时随着固定序列的重复而下降;但这并不一定能代表被成对序列规则发生了学习,因为反应动作的练习效应也可能解释。②研究者必须比较被试对固定序列和对随机序列的反应时。当后者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前者时,才说明序列学习发生了。

序列反应时的变式:①操纵实验材料(防止规则外显化,增加规则被内隐习得的可能性):缪森和斯奎尔(Musen&Squire,1993)②通过变化序列的统计结构来操纵序列规则的难度:斯戴德勒(Stadler,1992)③将序列反应时任务和其他任务相结合来提高规则难度:克利尔曼斯和麦克莱兰(Cleeremars&McClelland,1991).④调整实验程序(主要方法:对被试的区分);威林厄姆等(D.B.Wilinghametal,1989)

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反应时新法在内隐学习研究中的巧妙应用。

内隐联想测验:

社会认知领域的内隐研究难有起色的原因:传统的投射测验或情境测验的方法很难量化;已有的内隐领域的研究方法虽可以量化,但很难直接借鉴到态度、观念等社会认知研究中。

内隐联想测验(IAT):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是由格林沃尔德(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

基本原理:相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和不相容(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不一致)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原因:1、依据唐德斯减数法的原理,反应时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反应时越长,心理加工越复杂。2.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3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与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于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

衡量内隐联想测验数据处理法好坏的几个标准:①内隐测验和外显测验的相关,即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和被试外显态度分数间的相关。内隐和外显测验的间的高相关表示内隐联想测验结构效度高。②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和简单反应时的相关。内隐联想测验效应所表示的态度则应与反应速度无关,所以内隐联想测验与简单反应时的相关应尽可能低。③内部一致性。这是从测量的角度,对作为测量工具的内隐联想测验所提的信度要求。④对所测量的对象的敏感性。格林沃尔德等(1998)的研究以效应大小D值(D=均值差/标准差)作为敏感度的指标。D值越大,表明测量工具越敏感。⑤抵制两个联合任务呈现先后顺序影响的能力。相容任务在前时,内隐联想测验效应较大;反之,内隐联想测验效应较小。

格林沃尔德和诺塞克以前两个标准为主要准则,提出了五种备选统计量:传统数据处理法中使用的自然对数、均数、中数、倒数(1000/反应时)的均数、D(两个测试组均数之差除以两个测试组所有反应时的标准差)。

内隐联想测验的变式:1.Go/No-Go联想测验.2.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速度—准确性权衡(影响因素):

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当你急于做某件事时,你更可能出错,相反当你试图准确地完成某件事时,如完成学期论文,为了达到预期的准确性,你必须放慢工作速度。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

实验例证:①泰奥斯——刺激呈现的概率和反应时的关系,结论:刺激呈现概率基本不影响反应时,与简单反应时总是趋于一个稳定值完全一致。②帕奇勒(Pachella,1974)——在刺激呈现概率为0.2的条件下,要降低2%的错误率,反应时必须增加100毫秒;结论:在实验中将错误率考虑进去,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的结论将受到质疑。③奈特和坎特威茨(Kright&Kantowit2,1974)——两个因变量:一个是反应时,另一个是反应错误率;结论:发现刺激间隔和错误率间存在某种关系,刺激间隔越短,错误率就越高。

速度—准确性与实验信度:1.东克尔(1945)—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影响了问题解决.2.亚当森(Adamson,1952)—纳入时间变量来检验东克尔实验的信度——增加两个实验任务:螺丝刀问题和回形针问题(天花板效应)——被试在控制条件下解决问题要比在功能固着条件下解决问题快得多。

影响反应时的其他因素:

速度一准确性是影响反应时的两个最基本因素,除此之外,大体上还有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两大类别。

(I)刺激变量—刺激强度、复杂程度

刺激强度:当刺激强度很弱时,反应时就会延长;而当刺激强度增至中等或较高强度时,反应时就缩短了。——霍霍菜(Chocholle,1945)实验—为了维持反应时的相对稳定,必须要将刺激强度维持在一个稳定值上。

刺激的复杂程度:谢波德和梅策勒(Shepard&Metzler,1973)的实验—反应时都随着心理旋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即刺激复杂程度影响了反应时。

(II)机体变量—适应水平、动机、个体差异.

适应:指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器所发生的变化。——霍夫兰(Hovland,1936)实验——在反应时实验中,应考虑被试的感受性适应问题。

动机: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约翰逊(Johnson,1922)实验—如果在反应时实验中,没有对此类变量进行控制,反应时实验的结论一定会被污染。

个体差异:指个体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差别—费萨尔(Fessard,1926)—由于统计推断和结论信度对样本量的要求,反应时实验必须要有多个被试,然而不同的被试间又必然会存在个体差异。实验中排除个体差异这一无关机体变量对反应时的影响的方法:通常使用实验设计来平衡由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效应,比如说被试内或被试间设计。此外还可以计算被试误差项,如方差分析中所做的。

心理学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实验的首要任务,在于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建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者不同的因变量指标,并进而考察自变量对内隐、外显记忆的不同影响。因此,如何在实验中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成为内隐记忆实验研究的逻辑重点。当前,在内隐记忆实验研究中使用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叫做实验性分离(experimentaldissociation),也叫做任务分离(taskdissociation);另一类叫做加工分离(processdissociation)。

(一)实验性分离的逻辑与方法

实验性分离范式最早为神经心理学家所采用,主要用以研究脑损伤病人心理功能的分离现象(Teuber,1955)。当前,实验性分离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杨治良(1996)甚至称其为实验心理学的三大新法之一。实验性分离的逻辑认为,我们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测验而取得被试心理活动的因变量,其中一些因变量对应于内隐记忆,另一些因变量则对应于外显记忆,因此实现记忆系统的实验分离。这种分离主要是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不同测验完成的。

直接测验就是在测验指示语中明确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想他们经历过的某些事件并把它们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如自由回忆、再认测验等,在这些测验中被试直接从意识中提取信息;间接测验则是在测验指导语中并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提取过去学习的信息,而是通过他们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来间接推断被试是否对某些信息拥有记忆。研究者认为,这两类任务分别对应于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因而这种分离也被称为任务分离。这里包含的逻辑是:如果这两类测验的成绩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或者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那么这两类测验中信息的提取依赖于同样的心理结构;如果两类测验的成绩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甚至相反的趋势,则说明二者依赖于不同的心理结构。图尔文曾对实验性分离作如下的表述:“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一的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任务中变量的效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任务中的操作,但不影响另一种任务的操作,或者变量对两种任务的操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生了。”

在内隐记忆研究领域,实验性分离实验中的直接测验就是指前述的回忆、再认等直接信息提取方法,间接测验的主要方法是补笔测验和知觉辨认两个方面。

1.补笔测验

补笔测验主要包括词干补笔(偏旁补笔)、残词补笔、残图补全等。词干补笔的实验程序是:首先要求被试学习一系列单词,而后主试向被试呈现每个单词的前三个字母,并要求被试用想到的单词填写出来。主试提供的词干可填写成多个有意义的单词。结果被试多用学习阶段呈现的单词补笔,被试用呈现单词补笔的概率减去用未呈现单词补笔的概率,就是所学单词的启动量。残词补笔和残图补全的实验程序与词干补笔基本相同。

虽然补笔测验中使用的都是一些长时记忆信息或知识,但研究发现,这些知识的提取也依赖于实验前期所发生过的事件。例如,在完成ele时,如果被试最近学过“elephant”这个词,尽管可以有多种完成的方法(如element,electric,elephant),但他们有更大可能会用“elephant”这个词来完成词干补笔或残词补全。通过在这些测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启动量就可以衡量内隐记忆的效应。

2.知觉辨认

知觉辨认法的测验程序是:在学习阶段,向被试依次呈现一系列项目,然后将这些呈现过的项目与未呈现过的项目混淆在一起,在速示仪或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以极短的时间(小于5ms)一个一个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加以辨认。一般来说,被试将学习阶段呈现过的项目辨认出的概率高于未呈现项目,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呈现项目的启动量。知觉辨认的材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不是文字的,如单词、伪词、无意义音节、图画、乐曲等。知觉辨认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将它们辨认出来。

雅各比(Jacoby,1983)采用再认和知觉辨认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他在三种条件下让被试学习反义词:无上下文条件,被试看到“×××——冷”便大声说出“冷”字,这里要求被试加工的是“冷”字的字形;有上下文条件,被试看到“热——冷”并大声读出“冷”,在这里是要求被试加工“冷”字的语义;产生(generation)条件,被试看到“热——???”,而要求被试说出“冷”字,这是前两种条件的结合,要求被试既要加工字形,也要加工语义。在这三种条件下,他均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试使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验,即再认;另一组被试则用间接测量法进行测验,即知觉辨认。结果发现,采用直接测量的一组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无上下文条件最差;而采用间接测量的一组被试所得结果正好相反:无上下文条件下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产生条件最差。这一实验研究有效地观察到了实验性分离的记忆结果。

(二)加工分离的逻辑与方法

实验性分离实验为内隐记忆积累了大量证据,也有效地揭示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不同机能特点,但它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批评的意见主要有两点:

首先,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可比性问题。实验性分离的逻辑是利用不同测验结果的不一致性证明二者依赖于不同的记忆系统,进而证明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是不同的系统。这里的问题是,即使当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系统,我们用不同的任务分别去测量它们,结果也还是可以出现不一致的趋势的,因为测验任务本身就存在测验线索、记忆任务、反应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本来就没有可比性。

其次,在内隐记忆是否存在的证明上存在循环论证之嫌。一方面,研究者假设,直接测量对应于外显记忆,间接测验对应于内隐记忆,然后再来使用这两种测量结果的差异证明内隐记忆的存在。那么,如果两种测量并不是各自纯粹地对应于两种记忆,而是两种记忆在两种测量任务中交叉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前述的假设也就难以成立了。

看来,使用任务分离技术来证明和测量内隐记忆,还存在不少疑点。于是,雅各比等人在20世纪90年代又提出了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dissociationprocedure,简称PDP),以试图解决上述方法学的困难。

典型的再认型的加工分离程序是这样的:在学习阶段先后给被试呈现两个词表,然后将一些未学习过的新词与这些词混在一起,进行再认测验。在测验阶段,分“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两种。如果被试进行包含测验,则要求被试要将学习过的两个词表上的项目判断为“旧”的项目(即判断为“学过”),把后来混进去的项目判断为“新”的项目(即判断为“未学过”);如果被试进行排除测验,则要求其只是将第二个词表中的项目判断为“旧”的项目(即判断为“学过”),把第一个词表上的词及后来混进去的词判断为“新”的项目(即判断为“未学过”)。就第一个词表来说,有意识的控制加工和无意识的自动加工在包含测验中的作用是一样的,即有意识的回忆和熟悉感都会让被试作出“旧”的反应,两种加工在测验中的作用是一致的。在排除测验中,意识与无意识的作用相反,如果被试能有意识地回忆其属于第一个词表,就会作出“新”的反应;如果被试不能回忆但感到熟悉,就会将这个项目判断为第二个词表项目,而作出“旧”的反应(Jacoby,1991)。由此可见,这一程序实现了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的分离。

加工分离程序的逻辑依赖于雅各比提出的三个理论假设:“(1)熟悉感对一组特定项目的影响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是相同的;(2)有意识回忆对两个测验操作的贡献程度也是一样的,这两个假设可归纳成PDP的„一致性假设‟;(3)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是彼此独立的,它们之间呈零相关。”说得明白些,无意识信息提取导致的熟悉感,在包含测验中和排除测验中都会使被试作出相同概率“旧”的反应(“学过的”);有意识回忆的项目会使被试在包含测验中将其报告为“旧”的,而在排除测验中,会让被试将其报告为“新”的,这两种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被试能够有意识地回忆起这一项目。

在上述加工分离程序中提供了两种测试条件:“包含”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共同促进作业成绩,它们的关系是协同的;“排除”条件,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对作业成绩的影响正好相反,它们的关系是对抗的,从而实现了两种信息提取过程的分离,并能通过具体的数据计算,将混合于各种任务之中的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分离出来。加工分离程序在体现了对抗逻辑的思想的同时,为分离自动的和意识控制的记忆加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对这个创造性构想不断进行修正和批评的过程中,内隐记忆的方法论和实验技术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使早日揭示人类记忆的本质成为可能。

关于内隐联想测试心理学和心理学内隐联想测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点赞(15)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